















http://news.sina.com 2017年06月09日 22:47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曾經報導過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在外國留學生中進行的一個民間調查。
在那次調查中,來自20個國家的青年們把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選作他們最想帶回國的“新四大發明”。
而在有着“美國版知乎”之稱的問答網站Quora,有網友直接上來飽含羡慕地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都喜歡中國?”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發現,衆多在華工作生活的外國人們給出了無數個熱愛中國的理由,讓中國人感到“臉紅心跳”。其中,除了治安良好、物價便宜、中國人民超級友善這些“常青”理由以外,在最近兩年火爆起來的外賣模式也成功吸引了老外們的贊譽。
從2014年起定居上海的羅斯·戈特尼表示,除了交通便利和治安環境,他最看重在中國吃喝的便利。
戈特尼表示:
“你可以選擇最貴或者最便宜的飲食消費,這裏都能滿足你。在街頭吃點中餐或者燒烤只需要2到3美元的價格(約合人民幣20元以下),如果你錢包夠厚,這裏有從中國到海外的全世界各種菜系,多奢華的都有。”
對於外賣小哥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戈特尼是這樣舉例的:
“我常常坐在家裏等外賣,很多時候外賣是減免配送費的,上海的絶大多數餐館都送外賣,甚至我買了一大桶5加侖的飲用水也有人給我扛到家門口。我和室友接收過太多的快遞了,賣法國紅酒的、賣阿根廷牛肉的、賣波斯水煙的、麵包烘焙師、裁縫和木匠,這麼多商家都願意免費或者以極低廉的價格配送上門。
有一次我的手機壞了,上午10點在辦公室,我的中國同事幫我下單買了一個手機。沒曾想中午一點鐘手機就被送到我的辦公室了,並且快遞是免費的”
另外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摩根談起中美之間食物價格的差異,忍不住狠狠吐槽:
“中國的食物美味異常,還超級便宜!我很喜歡吃香菇,在中國我嘗試過10多種香菇,價格都只有在美國的十分之一!在中國,我點一份三道菜的外賣,花費大概在3到4.5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20-30元),有時候甚至便宜到2美元。”
外賣行業的“無所不包”讓愛吃火鍋的外國朋友享福了,火鍋原湯和食材都能讓外賣小鍋給送上門來。
一位菲律賓網友“蘇比加諾”就在Quora上貼出了“深夜報社”的火鍋美食圖,並對中國博大精深的火鍋文化贊不絶口。
“蘇比加諾”表示,他已經吃過很多次中國火鍋了,但是火鍋的饞癮還是越來越大。他说:
“吃火鍋就是要大家再桌邊圍坐一圈,一起動手煮食材,一起分享美食。這實在是朋友和家人之間增強感情紐帶的絶佳方法。”
而外國朋友聊起北京烤鴨來,也是頭頭是道,甚至可能比很多中國人描述得更加生動具體,讓人直流口水。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網友查特裏就在Quora網站上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被烘烤到焦脆的鴨皮和細嫩的鴨肉之間形成了絶妙的反差,肥嫩的鴨子和味道濃厚的甜麵醬則被青翠的大蔥溫柔地調和了。師傅在桌邊將烤鴨切片的過程宛如欣賞一場藝術表演,而自己動手包烤鴨卷的過程又樂趣十足,充滿互動。”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就發現,外賣小哥們辛苦的勞作,讓雲南汽鍋鷄這樣區域性的小衆美食也送到了老外手中。盡管令人有些捧腹的是,某些搞不清楚狀況的老外似乎混淆了“汽”和“氣”兩個字,把一道好好的汽鍋鷄翻譯成了“Gas Pot Chicken”。
盡管如此,還是有經驗豐富的老外正確地答對了汽鍋鷄的名稱。一位叫Ariel的網友表示,他向全世界的驢友推薦雲南這個美麗的地方,除了美景之外,過橋米綫(Cross Bridge Noodles)和汽鍋鷄(Steam Pot Chicken)都是他的最愛。
正是依托於中國近兩年高速發展的外賣行業,才能讓這些美食被便宜並且快速地送到老外手裏,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從2011年開始,我國的外賣行業市場規模開始了爆髮式增長。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外賣O2O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為1615.5億元,占餐飲行業總體的比重為5.0%,較2014年增長率為4%。2016年市場規模估算約為1926.5億元。
艾瑞諮詢預計,到2018年中國餐飲O2O市場將達到2897.9億元。
另一家分析機構易觀(Analysys)認為,預計2019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378億元人民幣。
也是由於千千萬萬中國外賣小哥們的辛勤勞動,來華生活的老外才享受到這麼多的便利,讓他們在Quora網站驚呼:I Love China!